Thursday, January 15, 2009

明之凡语-2009年1月14日

昨天在某交友网站看看仓佑的照片,其中有一张是他以前出席学记活动的照片,旁白写道:回家的,剩下没几个。这句话给了我深深的感触。

我也是感同身受,以前十八届培训营所见到的脸孔,一年比一年少。至今跟我同届的学记不到十个回家。叙别会当天,我听到一首首熟悉的歌曲,就忍不住流泪了。想起以前还是营员的我们也曾经这样,一边唱着今后陪你走,一边抱着彼此,大家都说好一定要常回家。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事实却是那么残酷,很多人都因为种种不能避免的因素,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说也惭愧,当时我加入学记队的原因只是学长说学记队阴盛阳衰和美女如云,在入营前也不知道学记是什么。没想到,当初一心只是想把妹的我,就这样误打误撞地在这家学习成长。说是这家把我带大的,一点都不夸张。如果没有这家,我想现在的我还是个沉默寡言,不善于沟通、没有自信的人。

以前的我,由于刚当学记不久,所以还没养成每逢星期三翻开大北马的习惯,所以偶尔会错过了活动的讯息。到了活动当天,当时的吉南区代表杜洁敏就会拨电话给我确定是否有出息活动,我接了电话就二话不说的答应出席了。虽然我们不同区,但都是搭同一辆巴士前往北海码头的。活动结束后,我们也是搭同一辆巴士回家,要抵达她家时,就会叫醒她。这就是我以前每次出席学记活动的前戏和戏码,而这戏码在当年一直都在重演。

很令我怀念的是,以前位于jalan argyll的旧报馆。旧报馆没比现在的报馆阔,上去只能爬楼梯,楼梯走廊旁边都放了不少旧报纸,三更半夜经过时总是会有点害怕,因为很像鬼片里闹鬼的楼梯走廊。我们在旧报馆想要玩多疯就玩多疯,因为没有闭路电视,活动空间也比较大。可以看到在培训营里一脸严肃的工委,像小孩子般的跑来跑去的追逐。即使大家玩得再累,也不肯睡,把握机会和平时少见面的朋友聊天,然后第二天上巴士时才尽情地睡。

为什么学记队会被称为“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诠释,对我而言,是这家让我找到属于自己的自信,也让我找到不少真挚的友情。很怀念以前当营员时,大家一起吃饭、一起努力、一起演戏、一起喊口号的日子。短短的四天三夜,让彼此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很多学海之友在培训营时回来,靠着墙壁看看正在参与活动的营员,自然而然会想起以前当营员的点滴。他们都很想见见其他同届的学记,想要知道大家近况如何,或者是否有任何的改变。

学海之友常常说:“在问学记队给到你什么之前,先问你能够给学记什么”。这句话一点也没错,友情和感动不会从天而降,大家要投入和努力与每项活动,才会有不同的体验。就算有出席培训营和活动,却什么都不参与,只能两手空空的回家。

现在,趁你们在中学时期还能回家的时候,就尽量回吧。同届学记的影子会一年比一年少,以后你们想要聚在一起就没那么容易了。切记,这家的门会一直为你们而开。

昔日的合照,就如仓佑所说:回家的,剩下没几个

以前培训营的工委,都是他们一路上带着我成长的

23届培训营,18届回家的只有四个

此文为刊登于星洲日报地方版《大北马》每个月第二个星期三“年轻人”的“明之凡语”专栏文章的原文

1 comment:

  1. 哈哈哈,謝謝你在這裡寫我的全名,才誤打誤撞看到你的部落格 ^^

    我們都想回家啊,只是都剛好人不在馬來西亞,
    恩恩..今年的培訓營,等我 :)

    加油1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