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都常叮咛即将当教师的我们教书时不要只看课本。然而,教过我的每个老师和讲师,一进来就拿着讲义或笔记讲个不停。
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法是因为老师的怠慢吗?如果不曾当过临教,我至今还会觉得完全是教师的责任。我虽在微型华小当临教,工作量却不“微型”。首先,要赶得上课业的进度。华小和国小数理科的节数差不多,国小只需用英文教,而华小必须双语并教。相对而言,工作量已增加一倍,还要让学生进行实验。平均一个星期必须教完一课,一个星期只有短短的几节课,要传授很多知识,又要完成所有“任务”,谈何容易?
教师也还要处理一大叠的文件。教学前必须先计划好并记录在教案簿里,准备考题要做分析报告,考试后要作份检讨报告。教育局所规定必办的活动、还是教师出席的课程,事后也要写份报告。还有,负责不同领域的教师,也有各自需要备的文件和报告。
教师也面对很多方面的压力,外界对于教师的评价,只看学生的成绩。一般家长都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丢给教师,孩子成绩不理想都是老师的错。其实教师只是负责引导并协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很多家长都因为忙碌而没有出席家协会议,直到出了问题才肯亲自去兴师问罪。
其实被规定要实行的每项计划都对学生有益,也是希望能够让学校的运作更加系统化,进而提升学生在学术上的表现。一旦这些工作和要实行的计划变多了,就会有弄巧反拙的效果。教师也是普通人,他们也必须兼顾自己的家庭,也需要喘息的空间。要完成差事已经力不从心了,试问要怎么专注于教学呢?
这都是看重文凭的社会形成了填鸭式的教育。因为众人认为成绩好的才有饭吃,所以教师们只是迎合大众的要求,把学生训练成背书的工具。切记,教师也是身不由己的,填鸭式的教育制度,不是出自于教师的怠慢,而是社会的趋势。
此文为刊登于星洲日报地方版《大北马》每个月第二个星期三“年轻人”的“明之凡语”专栏文章的原文
不是天天都有的蓝天
-
日期:11.06.2010
时间:傍晚5点25分
地点:吉兰丹,道北
相机:nikon D90
我们总是习惯蓝天的存在,其实不是天天可以看到蓝天。来到吉兰丹的第五天才等到它,之前不是阴天,就是太亮,整个天空都是白色。当你看到蓝天时候,其实是老天爷想让你知道:又是美好的一天了!
14 years ago
你认识jason吗?
ReplyDelete认识啊,他是我的同学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