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ugust 3, 2013

那几个月,我当外交官的日子...

当初我是心不甘情不愿地到武吉丁雅华小报到,还信誓坦坦对校长说自己不会放弃回中学。

从充满挑战,月收入可观的媒体工作者,要沦落到改簿子改到打瞌睡的教师,已经觉得很惨了。第一副告知要教低年级,其中一班堪称是魔鬼班,我简直欲哭无泪。

武吉丁雅华小的环境,我觉得是全马里是寥寥无几,由一班年轻的老师领航(即使是资深的老师心态也很年轻),大家感情非常融洽,没有争宠和勾心斗角戏码。

那些资深老师更是恐怖,她们随口说出的几句话,就解开了我多日百思不解的工作问题;而其余的年轻同事则是一班爱玩爱吃的
kaki,经常一起聚餐、结伴吃美食及看电影。

最难忘的,就是大家辛苦筹办的迷你运动会,因天公不作美一度被校方宣布取消。没一会儿天气渐渐转晴,从课室走出来看到杨老师在远处向我招手,说要立即见校长,并要求继续进行运动会。

校长点头后,杨老师也透过播音宣布“复办”迷你运动会,我在杨老师旁边。尽管我们身置办公室内,然而却听到了全体学生的集体欢呼声,而老师们立即回归各自岗位,一起完成这活动。学生的欢呼声再加上看到老师的付出,我心里就想:嗯,这就是武吉丁雅华小的特色!

在该校的短短
8个月,我火爆的性格慢慢转为谨慎,或许在教育界见到太多脑残又很白痴的人和事吧,已经麻木了。就如杨老师所说,改变自己的心态并尝试接受,自己也会过得比较开心。

我除了是学校的免费记者(彼娘之,把我的专业免费使用),还是学校“外交官”,三不五时就被叫去开会,我短短
8个月所出席的会议及课程超过10项了。

久了我也渐渐乐在其中,就当做这些课程是我的休闲时间。可以坐着不用讲话,眼皮重了还可以睡觉,听到无聊就上网。看到那些级任老师像大耳窿跟学生追债,又不能上门泼漆,比
真正的大耳窿海难做,反而觉得“外交官”幸福多了。

我也学到,在教育界位子坐得高的人未必真的有料,原来还是有把自己利益摆在学校前面的校长,因此我也渐渐懂得保护自己。希望我的魔咒还在,能够把带害群之马离开教育界,至少是离开该校。

武吉丁雅华小,其环境对我来说是个极为理想的学校,尤其是遇到这班同事更让我不舍,然而我不习惯教小学生,也极度+非常讨厌教国语和美术(还要我补习教国语!!),同时也不肯向教育部乱七八糟的安排妥协,依然选择离开。

再见了,亲爱的同事们,尽管在武吉丁雅华小只是个过客,但与你们共度的一切,我相信这一辈子都会没齿难忘。

即将要为人妻的辣妹们若要摆酒别忘了通知我哦,珍重!还有还有,以后有大型聚餐记得jio我,为了美食我可以上刀山下油锅,不要事后照片tag我,翻脸哦!

Monday, June 18, 2012

你好,我是《中國報》記者

主任通知我的試用期已通過,才發現自己已進入報界將近3個月半了。

這3個月半來,每天都遇到不同事與物,出門工作前都會期待將會遇到什麼事情,活到24年,從未感受到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如此充實及富有意義。

以前在大學上新聞學曾被講師吩咐研究《中國報》,當時做夢也沒想到自己能進入該報服務,不懂這是巧合還是老天刻意的安排。

畢業自依大中文教育系的我,多虧教育部及大馬學術鑑定機構的“高工作效率”所賜,才有機會進入報界。

我是教育部獎學金持有者,當初誤以為受合約束縛的我不能接受全職工作,就先擔任該報通訊員,求證後才得知未有此事,就申請當全職記者,並於3月12日正式轉全職。

當記者跟一般別人不同的是,我們遇到很多平常人很難遇到的事情,就如劉敬文老師所說的,記者一個月可以遇到普通人一生中遇到的事情,我曾經跟着攝政王一起用餐、一起巡視大學建築工程、一起乘搭豪華遊艇遊傌莫河,不懂他老人家認不認得我的臉孔,不過也是個很難得的體驗。

當記者...真的很好玩,可以親眼見到常常登報的大人物,甚至是近距離接觸。有的個人非常崇敬,也有的非常討厭,不過也好,總算見識到他們是多麼的可惡。

這份工作讓我覺得很有意義的是,除了可以幫忙宣傳活動,也可以向讀者報告地方上的事情,即使心中有不滿不能將主觀感情注入新聞內,也能透過專欄表達自己的感觸。之前聽潔盈說過當記者很有意義的工作,我現在深刻體會到了。

此外,我也認識到一班很關照我的記者,並在他們身上學到很多課本里學不到的事情,其中包括上法庭的程序及如何應付種種突發場面。時不時就被他們叫去喝茶,我就是喜歡這種同行間互相照應的感覺。

剛工作的首2個星期,處理數宗命案新聞的確有點吃不消,害怕看到人命的脆弱。那時候,很怕深夜接到同事或記者的電話,一般上這時候的來電都代表有命案發生。

然而,讓我心涼的是,華人不太愛在報章發言,如果批評政府政策怕被對付的顧慮,尚可以理解,可是連透露要怎麼清明,或是住家環境民生課題,也不敢挺身而出發言。

很多人批評媒體只會寫官話,當我們想要採訪民眾時,又有多少位肯發言呢?有時一心想要幫他們,稍微把課題炒作,無奈沒有市民發言不能呈現比較詳細的報導。

人家總是問“你當記者不會有壓力的嗎?”,基本上我只感受到時間的壓力,反而更加期待大場面。這份工雖然不輕鬆,卻很有挑戰性,尤其是看到自己完成主任交待的課題后,總是倍感成就。

沒辦法啦,我這個人就是坐不靜,就是喜歡騎摩哆到處奔波的工作。然而,這將不會是我的終身職業,只要教育部一聲令下,就要離開報界,回到教育界服務了。

至于以後還會不會回來報界,我自己也不知道,不過我相信這將會美好的回憶。我遇到了很多貴人,尤其是我的採訪吉坡和北馬採訪主任,雖然不明白為什麼她們哪來的勇氣聘請我,不過若沒有她們,“記者”對我而言仍是望塵莫及的夢想。

平時找吃必帶工具
曾經讓我感到自豪的全國性報導

Monday, March 26, 2012

感動了我的那兩個老師

今天早上7點多爬起來,因為要到tikam batu平民華小採訪該校非華裔學生的上學情況。

一踩進校園,看到教務處,放著一張大張桌子,其擺設就好像以前我執教的誠育華小,還沒進去就看到一名年輕的美女老師坐在那裡批改簿子。

“你好,我是《中國報》記者偉明,請問和副校長在嗎?” 

說出這句話時,心裡有點忐忑,畢竟要老師抽空接受我訪問並不容易,還在擔心著她們對我的態度,不過也顧不了那麼多,只好硬著頭皮坐下去,那位美女老師也過去課室找何老師。

何副校長看到我,叫我等一下,接著就叫林老師和張老師,那兩位老師可能沒有事先被通知,露出驚訝的表情,她們仨一直在竊竊私語,似乎擔心我會問出敏感課題。沒一會兒,林老師和張老師就坐下來,我就微笑跟她們說:“老師,我今天只是想探討非華裔生在華小上課的情況。 

在採訪過程中,那兩位老師相當健談,都是你一言我一言,好像二重唱。談話內容詳情我就不方便透露,只是令我很感動的是,透過這兩位老師言談當中,感覺到老師們都很在乎自己的學生,不管什麼種族的學生,她們都一樣有教無類,甚至是更加專注于不諳華文的非華裔生。 

過後這兩位老師就帶我去看看學校的四周環境,張老師看到一名一年級巫裔學生,就問道:“阿茲米,今天媽媽有來嗎?”,阿茲米就搖頭,老師接著問:“今天你自己帶飯來吃?”,他就點頭說是。 

這一幕,令我有點難以置信,今年才剛進入4月,為何一個沒有華文基礎的巫裔學生在短短4個月內竟聽得懂老師的華語?張老師看我,似乎了解我心中的疑問,就說這學生還不太會認字,只要多跟他們講話,他們就會明白在說什麼了。
“這個哥哥是做什麼的?”
“他的camera好大個哦!”
“他拍我們了,嘿嘿!
張老師帶我進課室裡,跟另一個一年級巫裔學生(忘了名字)說:“拿你的聽寫簿子給老師看。”,那學生聽了就立刻去翻書報,沒一會兒,張老師再說:“兩朵花”。我就問老師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原來所謂的兩朵花就是學生簿子的代號。

每個學生簿子右上角都會有不同的代號,有的蓋上兩朵花的圖案、有的是一個笑臉、有的寫着“EX老師說這是為了方便學生認簿子,有時候“聽寫”可能會聽不懂,要講“兩朵花”才會明白。
互助學習,是增進彼此感情的一個好方法
“小老師”幫朋友批改聽寫,還寫上100/100,讓旁邊同學樂開懷
接著是由林老師帶我去看“小老師”的計劃,就是在下課後的10分鐘,學生會聚集在食堂處的一張大桌子,一起朗讀課文。語文掌握能力好的學生讀完了,就教左右兩邊巫裔朋友閱讀,還給他們聽寫。有個學生還一副老師的樣子幫朋友批改,改得有模有樣,朋友全對了還會寫上“100/100”,旁邊的朋友看了笑到樂開懷。

林老師還帶我去看學生的課室,班上每個學生椅子上掛著一個環保袋,老師說這些環保袋是給學生裝功課,如果只要老師一交待功課,學生就把有關簿子放進環保袋裡,那麼他們就不會忘記功課。她說,只要有學生功課稍微怠慢,就會聯絡家長要求督促。

我就好奇,問道:“一個學生你除了要記得他們個人表現是否有進步,還要記得他功課有沒有做怎麼會記得那麼多?”她就笑道:“不知道哦,就是會記得,或許已經是習慣了吧。”
面對那麼多繁重的文件,教師還要渾身解數,想辦法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
今天,我看到的不是學生在這間淳樸的學校學習華文,也看到教師除了面對繁重的文件,還能把很多心思放在這些學生身上。為了讓學生記得做功課,並有做功課,她們不惜渾身解數,還有很多很多我意象不到的招數。面對更加難的挑戰與限制,他們非但沒有放棄,還力爭上游,其中的毅力和精神真的難以想像。

我被這兩位老師細心和耐心深深感動了,尤其是面對不懂華文的學生,要下的苦工比教華裔生還要多。無可否認,或許她們所懂的知識沒有中學老師來得深,可是論教學的細心與耐心,尤其是面對一般不諳華文的學生,不是每個老師都辦得到。

對學生的愛心和細心,才是教師的基本素養,不是嗎?

Tuesday, February 21, 2012

要罵,也要言之有物


《星洲日報》被指偏袒性報導蔡林辯論而被網友痛批,讓我心寒的不是《星洲日報》的辦報方針,而是網上那股憤怒的力量。

上新聞學時已略懂《星洲日報》的歷史,也聽過該報和馬華之間的關係。曾是該報學記的我,知道該報在茅草行動後的歷史發展,尤其是張曉卿收購《南洋商報》的事件,起初心裡很矛盾,不懂該如何面對自己曾經很愛的報紙。

事後漸漸覺得,這就是社會的現實。無可否認的是,大馬所有平面媒體都是在看著政府臉色辦報,政府哪一天不爽你,就不給你辦報了。如果我沒見識到社會的現實,或許還是會很衝動地罷看該報,也會站在道德最高點,跟很多網友一樣在網上開槍。

只是,當了通訊記者,看著這班一直站在媒體最前線打拼的前輩,我對他們的工作崗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短短五天,採訪了不少類型的案件,社團的、政治的、官方的甚至是命案。即使離截稿時間僅有數分鐘時間,也一直重複查看自己筆下的新聞稿,看看所寫的是否中立,深怕自己的主觀感情會影響讀者。我相信,其他前輩都跟我一樣,會一直提醒自己以“記錄者”的身份寫新聞。

我有幸認識到一名由媒體界轉入教育界的前輩。被詢及為何會做此決定,他說報館的員工流動性很強,若非呆在總社工作升職機會也不大。才知道,原來記者也是跟教師差不多,吃的是草,擠的是奶。

相信很多記者也知道這一點,他們之所以能堅持站在最前線打拼,也是因為那股衝劲和理想。要賺錢,還有很多工作更輕鬆,更容易升職,何必整在外面日曬雨淋,奔波累了回到辦公室還要跟時間賽跑?

媒體犯錯,理應被批評被鞭策。有的網友很理性地批評,清楚說明該報如何在版位或報導角度上如何偏袒一方,這是可取的。但只是少部分,反之有更多網友也只會人云亦云,罵得變本加厲。了解整件事情來龍去脈,可以理性批評分析的網友,又有多少呢?

批評無罪,但不該為了罵而罵,甚至還要人肉搜索。請問那記者是犯下彌天大罪嗎?恕我現實地說,正義不能當飯吃,要搞正義,先確保自己有飯吃。記者也是一個普通人,要找飯吃,他只是完成自己的工作。

眾所皆知,除了網絡媒體,其餘的都是被政府操控著。如果每個記者都像大家口中所說的那麼正義,在馬來西亞就沒有人要當記者了。試問,那些對媒體有憧憬的人,是不是只能到外國完成自己的夢想?出不了國工作的話,是不是正義的你們養他呢?其實,在印刷法令的淫威下,有很多記者正在默默鑽這法令的漏洞,在政府的監督下盡可能將所有事實真相報導,你們看到了嗎?

有批評鞭策才會形成制衡的力量,但是惡意批評,為了罵而罵,只會顯得沒口德。我不求大家封口不罵,只希望你們在罵人同時也說出一些有建設性的內容,也不要不分青紅皂白第一時間把矛頭指向記者。

Tuesday, December 27, 2011

这一次回家...

这次回家,工委和营员我都不认识,一踩进营地就问:“学海之友/壁虎有谁回来?”“志钏和铭丰到了吗?”

可能是太久没回家的关系,以前我很爱的这个家,原有的归属感已被陌生感替代。一眼望过去,除了自己曾经带领的北子组组员,其他的工委我都不认识。我终于明白n年前欣惠多年没回家的那种焦虑。

第一天,回家的壁虎没几个,19届才两个、20和21届的都跑去当辅导员,只有我、190、铭丰和志钏四个“公”的在营里走来走去。原本打算让膳食组包三餐的我,突然改变主意跟三老出去吃,就觉得太闷了,曾经要加入工委间的聊天室,但却发现他们所聊的东西我没有参与,想要插话也不行。这是代沟还是太久没回家了,我也不懂…

跟三老出去吃东西回来后,看到很久很久没回家的燕碹站在车旁,她样子没变,依旧小鸟依人的模样,依旧是个hitam manis,只是脸上的笑容,没以前那么灿烂。或许人长大了,面对的事情也多,笑容也会慢慢黯淡下来。听到她说起吉隆坡的生活,才知道她过得不是很好。我想…这次她会想要回家,多半也是因为在外面闯累了吧。

她让我想起也是很久没回家的宜桦,回家前几天,面子书上突然pop出她的信息,她一开始就问我有没有回家,然后问我什么时候回、睡哪里…好像是第一次参加生活营的人才会问的问题。追问之下,原来她在外面也是过得不是很好,才想要回家。

没错,我们都累了,我们都想回家跟自己家人相聚,希望可以从家人那里得到温暖。分享会那一晚,看到仓右和燕暄都哭,我的眼泪几乎夺眶而出。久久一次回家,有的开了4-5个小时的路程,到了槟城即使迷路了也坚持要回家。回到家才发现归属感已不在,才发现很多很多事与人都变了,而且是变得太快,心里的滋味总是不好受的。面对这样的情况,谁也怪不了谁,只能说这世界一直都在改变。我还是选择以谅解的心态去适应这样的改变。

很庆幸,这家唯一的温存始终仍在,就是以前带着我长大的壁虎。只有跟他们一起,我才会在路边摊肆无忌惮地哈哈大笑。只有他们,能够陪我在街道上做很多很多疯狂事。跟他们一起吃东西,比我资深的壁虎都争着付钱,我们几个嫩的就静静坐着看。觉得温馨,不是因为省钱,而是重温以前当新学记被他们照顾的感觉。我默默对自己许下承诺,以后开始工作,一定会请回他们一餐,以报答他们一直以来的关照。再见他们,是我每年坚持回家最有说服力的理由。

我也不懂这照片的剧情是什么
很喜欢这张,很像全家福


值得开心的另一件事,就是干哥回来了,最后一次见他应该是前年的培训营,久违的他,依然那么幽默,那么爱耍宝。幸亏有他带相机回来,我们才有很多很多入镜的机会,还拍了很多奇奇怪怪姿势的照片。跟他虽然联络不多,但我相信心里总有一个小小的角落是属于对方的。兄弟嘛,说太多肉麻话就显得娘炮了。

我的干干妹还有干哥

托志钏的福,燕暄临时改变主意最后一天才回吉隆坡,我就顺理成章有顺风车回丹戎马林。从槟岛回丹戎马林,说近也不近。一路上,跟她聊了很多很多,才发现短短几年发生了很多事情。即使再不开心,现在的我们还可以微笑着告诉对方伤心的过去,这表示我们走出来了,也长大了。虽然我年纪比燕暄小,但也发现到她比以前稳重(我是说思想)多了。走进家门前,我们都拥抱彼此,我趁机把她抓得紧紧感受那拥抱,因为我们都知道,明年是否再见都是未知数。

呆在这家9念了,以前当辅导员所带领的新学记,已经是工委;以前当临教时候的学生,已经是个学记…想要不认老都难。友人问,那么久了都坚持回去,不会觉得累?我的答案是:“是这家的人带着我们长大的,每年就只有一次机会回味自己成长的过程,那4天3夜遇到那么多的家人,即使再累都会值得”

明年27届培训营,我们18届的就满10岁了…感谢每次回家都看到美婷,不懂明年培训营会不会遇到很久很久没见的人,心急的我,已经开始期盼明年培训营的到来了,呵呵…

Tuesday, November 29, 2011

真正美丽的女人

现在很多女人,十个里面总是有五六个是用道具将自己美化,脸色不好看就上个腮红粉底、眼睛太小就用瞳孔放大片或睫毛膏…美化自己是件好事,除了造福人群,也让自己增添了自信...

每次跟朋友合照的时候,总是会听到朋友(都是女性)说:“这张照片我很丑啦,不要放上网”。我看看那张照片,眼睛都睁大大、鼻孔大小正常、嘴巴也没有歪一边…问她丑在哪里,原来是眼睛没神,还有脸看起来很大。

我虽不是修美学,但至少懂美丑之分,她长得或许没有倾国倾城,但不至于样貌见不得人啊。她对着镜头笑得多么灿烂,何来的“眼睛没神”?脸在镜头里看起来比较大,本来就是很正常的事情,又不是大到丑的程度。尽管百般解释,还是坚持不要我把照片放上网。

与其说这个人对“美”的要求高,我觉得她比较像不愿意接受自己的真面目。这样的朋友,身边的确不少。有时候跟一些女性朋友去逛街,她们妆化到好像要去夜店一样,除了睫毛膏和con,还画眼影、眼线、甚至是腮红…这种妆,在夜店昏暗灯光照耀之下的确很好看,但是大白天街道上的光线是很明亮的,这样的妆只会让自己看起来像出席万圣节派对。

没错,不管是男生女生,出门总是要打扮一下的,女生戴con还有刷上睫毛膏就已经很好看了,没有必要化到像万圣节的吉祥物。有时候还是忍不住问她们:“去shopping罢了哦,需要化到这样吗?”,总是听到这两个的答案:“今天脸色不好看”和“我喜欢就好”。相信很多男性朋友都跟我一样,认为女生化妆化得过火真的很恐怖,我也相信他们也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身边的这些化浓妆的女性朋友,可是又有几个相信呢?她们不了解,对大部分男人而言,其实内在的美丽比外在的影响力更大。

我有个朋友,样子还长得不错,有胸有腰有屁股,很多人看她第一眼都被电到了,觉得这女孩子似乎没什么可以挑的。可是当她开口讲话,讲话语气像个男人一样,很粗鲁,动不动就吼叫,还会夹杂不少粗口。见识过的都说:“这个xxx样子那么好看,可惜就是说话粗了”【其实我也是受害者之一】。还有一个朋友,样子中等,却被她的一张照片深深吸引住了。照片里的她,抱着一个小孩,对着她微笑。那种散发出母爱的笑容,不是装得出来的。老实说,我那一刹那真的被电到一下。

曾经读到一篇文章,题目为“女人三十岁前一定要做的事情”,其中一项是要买书来看,这点我深感认同。现在长大了,才发现女人不管长得怎么样,只要一聊天就会原形毕露。看着她们聊天,仿佛看到一班刚从菜市场回来的欧巴桑在聊天,尽是人云亦云和管中窥豹。问题不在于话题内容的选择,而是她们的想法。就如凤凝所说的,女人聊八卦,也可以聊得很有远见,也可以聊得很有见识。那些见识和远见,是装不出来的,也只有通过阅读所累积的修养才做得到。

女人,与其在苦苦想着如何打扮让你更漂亮,倒不如先从健康的生活和自我增值开始做起。没错,你们一句“我喜欢就好”大可以忘掉我所写的,继续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下去,而我也绝对尊重你们的选择。然而,当你听到自己的评价是“这个xxx真人比照片还丑”或者是“这个xxx长得很好看,却只是个花瓶”,我相信这样的话,是人听了多多少少也会不舒服。为何不作出小小的改变呢?

女生化个妆的确有锦上添花的效果,但不可以有素颜就见不得人的心态,我始终相信,有自信有爱心的女人,才是最美丽的。

Wednesday, October 26, 2011

自拍与自high

昨天逛times square,我走在几个年轻妹妹的后面(不好意思,本来想用“美眉”来称呼,可是她们好像还不够班)。

走着走着,其中一个就突然停下来,拉着隔壁朋友,以很熟练的节奏(仿佛已经做过n次了)把手机抬得高高,然后两个人不约而同一起低下头,就这样自拍。经过他们前面时,我打量她们身上是不是有什么东西让她们自拍…没有,就只背着bling bling的包包,没有入镜的必要;再打量她们后面是不是有东西要让她们自拍…也没有,就只有路人的后脑勺、背影和屁股。

没错,在人来人往的走廊上,她们也没闪到旁边去,就这样突然间停下脚步自拍。就这样活在自己自high的世界。不禁让我想起,面子书上很多小妹妹,为了让自拍照多样化,不惜浑身解数,什么pose都有,最普遍的就是一边手遮住自己的嘴巴,装作一副娇羞的样子,照片的caption写着:“ooops”。不明白…是她看到鬼?还是裤子掉了?

话说自拍是自己开心就好,事实上,多少人把照片上载到面子书,不是通过网友的“赞”和好评来让自己开心?如果觉得自己打扮很特别,想要跟大家分享,就自拍一下分享喜悦;如果收到令人感动的礼物,就自拍一下分享感动,但有些人就是那么厉害,总是会拍出让人莫名其妙、一只乌鸦飞过头顶、额头冒出三条线的照片。

人有最基本的审美观,话说得残忍些,你不长得倾国倾城,笑容也不见得自然好看,怎么会有自信上载那么多自拍照呢?你可以很理直气壮地说:“没拿枪指着你,不好看就不要看啦!”可是,我们把照片上载到网上,也要顾虑到网友的感受吧。也有很多人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爽就好”。网友明明觉得不好看了,却因为不想伤人自尊心把话收在心里,而那些你们也继续活在自己的世界,这根本就是个很虚伪的自high世界。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她们还有勇气为自己开个fan page。没错,有很多网络红人都是颠覆一般艺人的形象来走红,可是他们都有自己的特色啊。慧慈虽然令我发毛,但她的手势和“oh my god”已经是个特色。Hold住姐虽然很丑,但她的梗可是精心设计的。以前的如花,一看到就让人想笑。这些妹妹呢…凭几张莫名其妙的自拍照就这样“两手空空”开fan page,照片说搞笑又不是,又不是很丑,毫无特色可言。套小s的名句:“你根本就是一个路人”,网络上随便一则笑话都可以把你遗忘掉了,何苦挖洞给自己跳叻?

这世界很现实,样子好看的人的确会占优势,不然每个人都可以加入飞轮海咯。如果你长得好看,拍照不管有多么奇怪还是会有“赞”;长得不好看,只要照片有特色还是会有人欣赏。如果样貌不行又没特色,肯露事业线的话就,还会引来不少“女性身体观察家”的注意。样貌特色事业线都没有,就甭想人家会记得你。

我突然想起,友人去台湾回来跟我抱怨,说她跟一班脑残的90年后生去玩,因为整个旅程他们都在自拍,不懂哪来的自信,认为周遭的事物比比自己更加好看。我更加担心的,不是他们爽不爽,也不是看的人爽不爽,而是这种自恋兼自high的心态…健康吗?

福建话有句话说:“kiang就好,麦geh kiang”。人有适度的自信,的确可以弥补姿色上的不足,但是这样自恋法,只会让人汗颜罢了。如果你觉得让人汗颜不关你事,自己爽就好,那我就真的无言了。

Monday, October 17, 2011

让我心寒的老师

听着同学诉说那几天不开心的回忆,我听了觉得越来越心寒….

两年前,他曾经是我最喜欢的讲师,虽然他的课很无趣,当他的学生觉得自己很像中学生…我还是尊敬他,因为我觉得他对我们很好,总是会跟我们妥协。到底是什么事情,一个我最喜欢的讲师,渐渐让我心寒了?

我也明白,讲师也是一个普通人,所承受的压力自然比我们大,可是也要有最基本的专业。身为一个长辈,同时也是我们的老师,怎么可以学生在跟你讲话的时候,竟然可以把头转向另一边,一眼都不看那学生,只是冷冷地说:“就这样,bye bye”。这不是只有小孩子会做的事情吗?

朋友打球输了,大家笑着进球场也笑着走出来,根本没有必要用“丢脸”这种字眼,也没有必要在学弟妹面前说他们没有体育精神…

如果是我们学生犯了严重的罪,那就可以理解。去吃晚餐的路程比预订时间迟了十多分钟,就这样而已,需要发这么大的脾气吗?有的学生只是稍微误解他的语义,竟然在课室公然讲那学生扭曲他的话,我永远无法忘记那一句:“我怕了你们…”。现在,究竟是谁在怕谁?

没错,我们大学生,有时候的确比较叛逆,有时候也比较不知所谓,但不至于连看都不想看我们一眼吧?我执教的时候,无论对一个学生多么反感,只会记在心里,绝对不会到处去唱。对我而言,师生之间的关系虽然可以亦师亦友,但不可以夹杂太多的私人感情。

是我们把他逼成这样吗?我们偶尔只是要求延迟呈交课业、偶尔只是上课想要睡觉、偶尔就是那么叽喳…即使心有不满要发泄,即使在学弟妹面前讲说是非点到为止就好,没有必要讲到尽,甚至是捏造故事。

原本是很融洽的师生关系,现在沦为讲每一句话都要格外小心。学生只是稍微不明白老师的意思,就想要去确定一下,就这样被冠上了“扭曲我的话”的莫须有罪名。

老师,以前的你去了哪里?你知不知道,其实我们也在怕你?

Friday, October 14, 2011

我的跆拳道之梦

小时候,家门前有个晒衣架是由几根木材钉成,形状远看很像一个人。每逢傍晚,我总是把衣服脱掉,套上一件长裤,还有拖鞋配上白袜子,跟那“木头人”对打,还边打边“阿喳!阿喳!”地叫,这都是被李小龙影响。

那时候的我,非常崇拜李小龙,不懂李小龙有什么特别,只是知道他很厉害打架。虽然还小,但心脏有孔的我也明白,要成为李小龙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小学上体育课,我总是在旁边静静看人在草场玩耍,偶尔运动运动一下心脏就会觉得疼痛。玩角色扮演,只是为了过过干瘾。

升上了中学,学校要开办跆拳道的课外活动,我第一个报名参加。本来还练得不错,日子久了,参加者渐渐多多了,才发现那教练教得不是很认真,他只是教我们怎么踢,但没告诉我们这种踢法是为了什么,也不知道我踢得是否正确。

面对第一次的升带试,我为几个简单的动作一直苦苦练习,以便把动作背得滚瓜烂熟。考试当天,有个同学不曾参加过跆拳道练习,也来考试了。那同学,是个不运动的典型书呆子,行动也非常笨拙,他只是看别人的动作再自己小彩排一下,就立刻赴考了。结果成绩跟我一样,我不甘心,觉得手上拿的黄带原来就那么容易得到,从此我就放弃参加跆拳道了。

进了大学,遇到一个很好的教练,他教的不只是跆拳法,还教我们跆拳之道。他让我知道,原来每个踢法都有各自的目的,原来利用自己的手脚当作自卫武器是件很好玩的事情。跆拳道渐渐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每逢遇到生活中不开心的事情,去踢踢一下,流流汗一下就什么都放下了。

遗憾的是,以前的年少轻狂导致身体遍体鳞伤,只要动得稍微激烈,运动稍微频密,那些旧患就会发作了。现在也发现身体的钙质渐渐减少,每次练习完跆拳道后手脚的关节就会痛,偶尔还会痛到全身发抖。因此,我特别羡慕那些身体健在的人,可以自由自在地挥洒汗水,不用担心身体受伤。

朋友都劝我不要再那么拼,他们的关心和焦虑我都看到,只是我必须坚持自己的梦想。玩跆拳道,是唯一能够让我找到自己的一个平台。能不能成为一个跆拳道高手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享受练习过程,每天都有那么一点点的突破,就已经心满意足了。即使每次练习完后不是全身酸痛,就是关节发疼,但还是坚持练习,因为我很享受那过程,能够跟一群跆拳道爱好者一起玩,本来是件很好玩的事情。

上个学期买了两个踢靶,一直希望有人能够陪我练习,可惜一直都没有人能够陪我。有时候,双腿觉得痒痒,想要找一个人替我拿踢靶都没有,很多人都屈服于忙碌的生活和功课。以前我和同学每个星期六一起练习跆拳道,练习完后,一起过去吃午餐,那是我过得最开心的日子,因此我特别喜欢以前的周末。至今,留下来练习的朋友也没几个。

再过几个月,就要考黑带了,以现在的身体状况和进度,我不再像以前那么自信满满了。不管考不考到黑带,全力以赴就好。黑带其实也只是跆拳道修炼中的起步,这世界上拿着跆拳道黑带的人俯拾即是,也有的人很容易就考上黑带。对我而言,那是对自己长期修炼的一个肯定,要拿黑带也要拿得问心无愧。

我虽然不是高手,但对跆拳道的热爱也不输于别人。面对堆积如山的功课,还有毕业论文…我还是风雨不改地练习,因为不想让自己留下遗憾,以后身体会怎样,也管不着那么多,只想趁能动的时候尽量动。

这世界上有不少人练习跆拳道遇到很多障碍,有的断了一边脚,还可以用jumping side kick踢破板、有的四肢不齐全,上场耍套拳却气势十足,还赢得全场观众的掌声。跟他们比起来,我还有什么资格放弃我的跆拳道之梦呢?

Tuesday, September 6, 2011

14周实习的新体验

每个人对好老师的定义都不同。一般认为教出成绩卓越的就是好老师,有的觉得理解学生的是好老师、有的觉得用心勤劳的就是好老师、有的觉得逗学生乐开怀的就是好老师…

实习最后一天我要两班的学生写回馈给我,看过这些评语,褒的是我理解学生、授课方式创新、讲课有趣、班上秩序控制得好、态度认真用心;贬的是讲课可以讲到荷兰、应有更多的组别活动、应有更多的考试资料谈政治历史沉闷、太严肃。从中看得出他们对老师的要求如何,这些评语我只会拿来参考,并不会一昧的满足他们的“胃口”。

我从不怀疑过学生对我的回馈,因为这是他们最直接的感受。然而,学生从小就是在同一个学习环境成长,很多都已经成为填鸭式教育制造出来的机器人。或许在他们眼里,能让他们掌握考试回答技巧的就是好老师。他们也不曾接触教育理论,不知道老师应该扮演的真正角色。

“用心”是可取的态度,但不代表肯定教得好。我们实习生,很多为了准备教学详案而开夜车、有很多为了准备教具(花了几个小时时间只为了区区五分钟的引起动机)而迟迟不入眠、也有很多上课是很专心地教书…但这一切不代表他们可以教得好。我们不能忽视一个人的用心,同时也不能因为感性而忽视了应该改进的空间。

韩愈都说了,为师就要“传道授业解惑”,整篇《师说》从未提及当教师的要用心,这是因为“用心”二字不只是教师应有的态度,而是身为一个不断自我提升的人类的基本条件。用心,是每个人应有的态度,而不是评定教师的好坏。当然,只要有这积极的态度,所付出的努力终有一天一定能够开花结果。

实习期间,我偶尔经过同学教的课室,都会故意把步伐放慢,然后用余光偷瞄他们的教学。即使是短短的几步,大概可以察觉到整个教学情况了。有的同学设计了很多有趣的教具,带进课室却控制不了好动的学生;有的同学只是拿着一张麻将纸进课室,却能让学生专心听课。前者或后者的教学有效,相信大家心里有数。

有个同学说羡慕我们公教四个实习生跟学生的感情似乎不错,其他学校的同学好像也很受学生欢迎,经常一起出去玩。我半开玩笑地问他:“你想要你的讲师跟你混得这么熟吗?”,他就毫不思索地说:“不要”。我也是有同样的想法,讲师将他的半只脚踩进我朋友圈可以让我感受他的关心;当他把双足都踩进去,我就不懂要以怎样的眼光来看到这位讲师了。

没错,现在当老师的,不得不跟学生打好关系,才能让教学更顺利。每份职业都有其职业道德,不管是医生、律师、心理医生还是教师,我们跟服务对象的关系绝对不能越界。所谓的亦师亦友,就是前者后者的比重相等,没有任何悬殊。跟学生走太近,很容易让学生把我们当朋友多过当教师,我们的情绪也很容易被学生的一举一动牵着走。

实习期间,我一直提醒自己要专业,即使再在乎这班小鬼,也不可以把情绪表现得赤裸裸。跟学生感情再好,也不要过得乐于这样的关系,因为受欢迎不代表教得好。即使我们被学生的欢呼声和拥戴中结束实习生涯,也还得检讨自己的教学。别忘了,我们的职责是育人,而不是娱人。

离开公教后曾有学生表示没有欢送我而感到抱歉,我打从心里笑着说没什么。对我而言,我们经历了百般的考验,没有丢了UPSI中文系的面子,能够挺胸走出来已经是件很开心的事情了。至于学生有没有欢送(当然有得选择的话是希望有啦,呵呵),这已经是个奢侈的愿望了。

虽然那一班没有欢送我,但到了最后一天,眼前这班好动的小鬼,仍然静静地上我的课,已经算是很给我面子了,不是吗?

Saturday, August 27, 2011

再会了,小老师们

今天出门前,告诉自己,要以平常心面对今天的道别。

首先进了4s9的课室,在班上只是把一些没讨论完的习题都讨论好,然后跟学生收了一些回馈,也跟他们讲了一些道别的话。看着他们,其实心里有很多很多话要对他们说,只是我觉得有些话现在讲了他们未必会明白,以后他们亲身经历了自然会有领悟。很遗憾,我们只有一堂课的时间,处理完事情后,也没机会跟他们合照。

接下来4s5的班有两节,一进去还没觉得什么,教书教到一半才想起有的东西忘了拿上来,一走出课室学生问我去哪里,觉得有点不对劲,平时我出去他们都是若无睹的,今天突然那么关心我的去向,就知道他们有鬼主意。果然,回到走到课室前发现门关住的,我还担心等下开门上面有东西掉下来,就轻轻推一下,发现没有东西,就带着莫名其妙的步伐走进课室。突然听到:“老师,你擦黑板一下”,我转过去看,黑板上写着:“4S5 爱黄老师”。


我顿时傻眼,一时反应不过来,接着千慧和靖贻两个走出来把卡片和一份奖状交给我,我又再一次傻眼不知所措。他们平时静静的,竟然暗藏了那么多鬼主意。他们叫我看卡片和video,我有点不敢看,因为他们黑板上的字已经很感动了,怕看到卡片或者video会流泪【事实证明我当时的决定是对的】,要一个二十多岁的大男人在学生面前流泪真的很丢脸。

4S5学生送的感谢状和卡片
完全没想到,4s5的这班小鬼静静的,竟然在我背后做了那么多东西。最令我感动的是那短片,有一个学生说很讨厌华文,但现在讨厌华文的程度少一点点,我听了很有成就感,短短14个星期的教学,至少能够让他们有一点点的改观,我觉得已经够了。真的是很感激4S5学生的友情客串,还有特别感谢千慧和靖贻花了不少心思准备的短片,真的是让我很感动。




来公教中学,收获最大的就是认识这两班的学生,我很自豪地跟其他正在实习的同学说,我遇到两班很乖的学生。他们从来不给我惹任何麻烦,也会很配合我。对我而言,功课交不交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态度,还有是否积极参与我的教学过程。如果有一堂课能够让他们好好享受,我已经有很大的满足感了。

不管是4s94s5的同学,很想跟你们说声不好意思,因为到现在还没办法认得你们每个人的名字。不过肯定不会忘记你们的脸孔,因为打从一个星期前,我在你们进行活动时候默默端详你们的面孔,一直要提醒自己:时间不多了,能认多少就认多少。

4s94s5的“小老师”,其实你们比我想象中还要棒,遇上你们真的是老天赐的缘分,再会了有了你们,我才会对教学更加有兴趣,大家一定要记得我所说的:不管你的华文好不好,千万不要放弃华文。

Thursday, July 28, 2011

原来我也会冷静

昨天学校跆拳道社练习,有个学生向我反映说不少人对于新获选的跆拳道社理事阵容有点不满,因为有的人只出席两个活动就获选当秘书;有的出席了算年也只是得到小职位。

我不知道实情是否如此,再加上自己刚接触这社团不久,不敢贸贸然插手,就叫那学生亲自找负责“钦点”理事的顾问老师商量。练习结束后,我召集了新获选的理事,就问谁被选了但不相当理事的举手。结果有一个学生举手,当我问为什么,他说就是不想做,另一个学生则劝他这样。看他们两个的眼神似有难言之隐,我就觉得有点不对劲了。

那个举手的男生我之前有跟他接触过。我之所以记得他,除了名字跟一个男明星谐音之外,平时看起来都很开朗,甚至有点吊儿郎当。这次能够那么严肃地举手说不,倒是让我觉得惊讶,因为他的眼神看起来不像是怕工作多而退缩。

果然不出我所料,他也是其中一个不服气的学生。我听了他述说的一切,我当下有点生气,甚至有股冲动想要直接去找有关老师聊聊。但仔细想想,或许事实不如他所说,一切纯粹巧合;也或许事实就如他所说的那么黑暗。我听了倒抽一口气,很难相信这些巧合会那么“巧”。

结果,我还是深呼吸,让自己冷静下来,还是劝他给自己一个机会,也给其他中选的理事一个机会。那些学生只是想要争取职位,这是人人都享有的基本权利,如果事实真的那么黑暗,错就在于“钦点”的顾问老师,而不是那些学生。如果中选了又被“革职”,一定会对无辜的学生带来伤害。那学生听了我所说的,虽然点头说明白,不过从他眼神和表情看得出心有不甘,我只能要他给自己多点时间去接触这些理事,也给那些理事一个付出的机会。

事后想想,没想到自己竟然可以冷静地面对。面对一个这样不公平的现象,换作是以前的我,肯定会飙句粗口,然后不顾一切直找有关老师理论。不管吵赢吵输,没开口就是过不了自己的良心。我不是没勇气跟人吵,只是不想伤害到学生。二十多岁的人了,就如我常跟学生说:“人总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这算不算胆小?我不懂,我只是不想伤害无辜的学生。

犹记得中学老师对我说过:“现在的你会为你的横冲直撞的勇气感到骄傲,以后长大了你会为自己的横冲直撞感到后悔”。现在,我终于明白这句话了

Sunday, July 24, 2011

教书本来就是很好玩

讲师在上星期五进行了第二次观察,朋友知道讲师即将过来,纷纷发短讯打气。觉得窝心又好笑,窝心在于朋友的关心,好笑在于他们过度紧张了,甚至是比我还要紧张。

我不紧张,因为我觉得应以平常心去面对。前一天我只是打给他简述我的教学过程,大概知道要看什么,免得他老人家看不到想要的看东西又会一直念。就算讲师来看,只是多一双眼睛在看我教书,没什么大不了,最重要的学生都享受整个教学过程,并且能学有所获。

由于学校演唱会有不少事情要处理,讲师来的前一晚,凌晨四点多了才把工作做好,但还没计划明天的详案。突然间想到自己的辅导老师pn hoon,她的教学活动也不是多样化,但她讲述方式很有趣,跟学生也有很好的互动。我尝试效仿她,把教学和目标活动设计得简简单单。果然,我的教学进行得很顺利,老师的评语也褒多于贬。虽然说不上雀跃万分,但也松了一口气,很庆幸自己的教学方式得到了讲师的肯定,分数多少,已经不重要了。

教书对我而言,是件很好玩的事情,因为跟同学分享知识本来就是个很享受的过程。可能中间夹杂了太多的理论、分数压力、非统一性的标准和一大堆有的没的要求,身边的同学才会感到压力。我写详案除了苦恼于写字写到手酸之外,基本上不会感到压力,我觉得详案好像是备忘录,就如讲师所说,如果代你进班的教师看了详案懂得如何授课,那就是份好的详案了。

或许其他朋友没我那么幸运,遇到一班很乖的学生,我觉得再顽皮的学生,他们还是会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在乎。我们跟学生只有几个月缘分,不要奢望自己能够改变学生。贞颖虽然教书说不上很专业,但她已经成功让一班小鬼稍微收敛几分钟肯拿书出来看,这已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了,不是吗?

打从第一天进班,我就跟同学说好了,我不会像保姆般样样督促,也不会浪费时间去催每个人交功课。对我而言,我们这些“教书匠”,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教他们就算不被教也懂得自学。如果就连他们自己也放弃学习,我们也帮不了什么。我说这些,不是为了什么约法三章,而是要他们明白,身为一个半成熟的中学生,他们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上一堂课我给4s5演戏,我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组内讨论,我被他们每组的合作精神深深打动了。虽然详案里写着不少活动要进行,但我都把详案里的计划抛下,花点时间跟他们讨论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因为我觉得团队精神是受用一生的。知识随时可以在书本里找,但这种人与人相处的知识不是每次都有适合的时机去讨论的。

虽然他们是学生,但也算是我的老师,没有他们,我无法衡量自己的教书的功力,也无法找到一个平台自我反省。屈指一算,我跟这些半成熟的“老师”相处日子只有一个月多,我会好好珍惜跟这些“老师”好好相处的。

Saturday, July 2, 2011

那些女生,真的很帅...


今天是公教中学一年一度的运动会,我被安排当public addresserPA)的顾问老师,所以要帮忙PA的学生和老师看头看尾。

老师看到两个女生在下面很搬讲台搬得很吃力,就问为什么没有男生过去帮忙,其中一个学生回答说这两个女生特别喜欢做扛抬的东西,我原以为那男同学开玩笑的。运动会结束后,我就陪同一个男学生去解掉电线,突然那个女生就跑过来说:“给我爬!给我爬!”,她就这样坦荡荡地爬上去解掉绳子。

我顿时觉得这女生帅到无话可说从早上到现在,她和另外一个女生都一直在草场上戒备,忙到中午了她们还可以那么有活力要拆电线。装拆麦克风和音响系统不管男女都是那么熟练,就连收电线的方式都很专业。除了PA的女生,lembaga maintenanceLM)的女生也是不输人,大小张桌椅都照搬不误。一个小巧玲珑的女生竟然可以扛上五张塑料椅,有的女生虽然没力扛,但她们都是默默地努力着,不会向别人求救。

反观自己身边的女性朋友,大部分(我是说大部分)除了懂功课、八卦、娱乐、扮靓靓和爱情之外,什么都不会了。能够让我觉得厉害的女生,真的没有几个。才走没几步路,就一直在喊“累”了不然就是那种完全什么都不会,一直等着男生来帮忙。

女生啊,虽然偶尔装傻可以让男生耍帅,但什么都不会只会让人觉得是花瓶。女生就跟老人一样(我不是说年纪),虽然是需要被保护的一群,但不代表她们没能力“自力更生”。公教中学里的PALM的女生就是最好的证明了。女生不一定是软弱的,只是很多人屈服于体力的限制,不肯超越自己。

在大学里,有个潜规则,每次电脑有事情,都是男生去处理,在我班上每次不外乎都只是叫那几个人,而且全部都是男生。我很纳闷,为什么就不会有个女生可以先去学如何处理然后主动出来帮忙呢?我不抗拒绅士风度的文化,只是这不是一个让男生逞威的平台,也不是一个让女生依赖男生的借口。

其实,能让我觉得厉害的女生不需要十八般武艺,至少让我看到她们肯学习的心态,而不是读书时只会关在房间看偶像剧在思春,然后长大了就等着嫁人。
  
很羡慕公教中学的男生,他们身边有这样的女同学真的很幸福。

Sunday, June 26, 2011

是我小气吗?

我在群组里一句话得到的反应,虽然有几个朋友的撑腰和安慰让我感到窝心,但大部分人的反应让我倍感失望,有人认为我又再乱吠、有人认为我小气,还说什么“全世界在欠我….为人师表不要小气….”之类的话。

你们可以批评我小气,可以批评我旧事重提但是请先想想,如果你们是我,还可以冷静面对这一切吗?有没有想过,如果我真的小气,我何止会在一个隐秘的群组发言?我也绝对不会让那些站在道德最高点批评的人安然无恙。

刚搬来三天,房租、家私、其他琐碎东西就花了差不多八百多令吉,要申请钥匙卡还要多付百多令吉。那时我还天真地相信学校会汇奖学金给我,我暂时跟家人借钱用。这里一餐平均要七到八令吉,想要自己煮,买厨房用具又要花一笔钱。

我跟家人拿了不少钱,到后来再也没面子借钱了。假期前的一个星期,我就开始节食,早餐和午餐在学校吃,晚餐只吃方便面和馒头,就这样撑了一个星期多。这里在节食着,但第二个月的房租又要到期了,只好向朋友先借钱应急。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向朋友借钱。

快熟面和馒头当作晚餐吃了将近三个星期,运动也没像以前般那么持久,很快就没力。过后渐渐感觉到自己的肾脏偶尔会隐隐作痛。在前几天上厕所发现尿液有血,我到现在还不敢去医院检查。近来两三天,我忍无可忍才直接吃正餐,身体也比较健康了。

听到同学说在家里吃妈妈的住家菜,还是嗅到路边摊事物的味道,第一次会吞口水。在街上看到自己喜欢吃的糕点,即使是几块钱,也是舍不得买。你们可以想象这样的日子是多么难熬吗?

每次妈妈打来,有想过要直接告诉她,我在这里过得非常不好,但为了不让她老人家担心我还是捏造不少美丽的谎言。实习期间,有的人身在在异乡会想家、有的人会想念自己的朋友、有的会因为学生调皮而苦恼而我,就连要吃一盘鸡饭都要三思。

本来打算先欠住上学期学费,先搞定这学期的生活费再说,岂料奖学金被封住了,我只好先还这笔钱。我实习了将近两个月,学费都还清了,奖学金一分钱到今天还没收到。这是我的错吗?这是不是我咎由自取的?如果当时我不管大家,就一昧坚守自己的选择,破坏了大家的协议,你们是不是就不会认为我小气了?

没错,网络是个让大家乱吠的地方,但是要吠也吠得像样,不要只会拿着圣剑指别人。我不是在博同情,也不需要同情。我很爱面子,要跟别人借钱对我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只是你们在批评我之前,先试试搬过来这里住一阵子,不用住上几个月,两个星期就够了,到时再批评我也不迟。

当时的抱怨,我承认是我一时的冲动和鲁莽,我当时真的是走到绝路,求助无门了。我可以接受人家的劝告,但说我爱旧事重提、小气、仿佛全世界在欠我的那个人,真的是伤得我很重。

你们都知道,如果我真的小气的话,我绝对会要那个人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任!